乳腺癌是一种源于乳腺导管或小叶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若延误诊断,癌细胞可能转移至淋巴结、骨骼或肺部,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科学的筛查与准确的诊断方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预期与生活质量。
1. 体格检查与症状识别
医生首先会通过视诊与触诊评估乳腺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肿块、乳头回缩、橘皮样皮肤等异常表现。腋窝和锁骨上区域的淋巴结是否肿大,也需一并检查。虽然不能替代仪器诊断,但体检是发现线索的重要起点。
2. 乳腺X线钼靶检查
钼靶是乳腺癌筛查中应用最广泛的影像工具,能清晰显示乳腺钙化灶、肿块及其边缘特征,适用于40岁以上女性的年度检查。对致密乳腺或年轻患者,其敏感性略低,需辅以其他检查。
3. 超声波检查
乳腺超声能清晰识别囊性与实性病变,特别适用于年轻女性或乳腺密度较高者。该方法无辐射、安全性高,可对可疑结节做进一步定位与引导穿刺。
4. 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MRI适用于肿瘤边界不清、双侧乳腺病灶判断或术前评估转移范围。其敏感度高,能发现早期微小病变,也可用于遗传性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5. 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
影像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后,需进行细针或粗针穿刺取样,送病理科确诊是否为癌症,并明确组织类型与分级。免疫组化分析还能判断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表达,为后续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6. 分子亚型评估
诊断过程中,需明确乳腺癌属于哪一分子亚型(如Luminal A/B、HER2阳性、三阴性等)。不同亚型对应的治疗策略差异明显,影响预后判断与个体化治疗计划。
7. 全身检查排除转移
确诊为乳腺癌后,还需通过胸部CT、骨扫描、肝脏超声等方式排查远处转移情况。这一步骤对于确定疾病分期与评估治疗可行性至关重要。
乳腺癌的诊断依赖多种手段的综合配合。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体检和筛查不可忽视,及时就诊与精准评估,是提高治愈率和控制复发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