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癌是发生于口咽部位(包括软腭、舌根、扁桃体和咽后壁)的恶性肿瘤,主要为鳞状细胞癌。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但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中发病趋势上升,尤其是HPV感染人群风险显著增加。
全球来看,北美、西欧、澳大利亚等国家口咽癌发病率较高,东南亚国家中如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南部地区,因烟酒摄入较高、口腔卫生差等因素,患病率亦居高不下。晚期口咽癌常因肿瘤转移影响呼吸与吞咽功能,威胁生命安全。
I期:局部病变,生存率高
I期口咽癌肿瘤体积较小,仅限于口咽部黏膜层,未侵及深层组织或淋巴结。患者多表现为轻微异物感或短暂喉咙痛。若能及时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
II期:肿瘤扩大,尚未广泛转移
此期病灶体积增大但仍局限于口咽区域,部分可触及局部淋巴结。症状加重,如持续咽部不适或吞咽障碍。5年生存率约为60%–70%,需结合放化疗控制病情。
III期:区域性淋巴转移明显
肿瘤已侵入深部结构并伴颈部单侧淋巴结转移,声音嘶哑、吞咽剧痛及耳鸣等症状明显。5年生存率降至40%–50%,综合治疗(放疗+手术+细胞治疗)为主。
IV期:广泛转移,预后差
IV期口咽癌表现为远处转移至肺、骨、肝等部位,咽喉部肿块明显,吞咽完全受阻,呼吸困难。5年生存率低于30%,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为核心目标。
1. 持续咽喉异物感
早期症状之一是咽喉部位总有异物堵塞的感觉,类似卡痰不适,尤其在吞咽唾液时更为明显。通常被误认为慢性咽炎,易延误诊治。
2. 吞咽困难或疼痛
随着肿瘤生长压迫食道或舌根区域,患者吞咽食物时疼痛明显,特别是硬食或热饮时刺激加剧,严重者连吞咽水都困难。
3. 一侧喉咙持续性疼痛
疼痛常局限在一侧咽喉,并向同侧耳部放射,表现为“放射痛”,与普通咽炎对称性疼痛不同。此症状为中晚期的典型表现。
4. 说话音调改变或声音嘶哑
肿瘤若波及声带区域,患者声音会变得沙哑,讲话易疲劳。尤其长期吸烟者出现此症状,应高度警惕肿瘤压迫或浸润。
5. 口腔或咽部出现肿块
部分患者可自行摸到扁桃体或舌根区域的肿物,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且触感较硬。肿块逐渐增大可导致口腔张口受限。
6. 耳鸣或单侧听力下降
肿瘤靠近咽鼓管开口,可能造成中耳积液、耳压感和听力减退,表现为持续性耳鸣或闷塞感,常被误认为耳病。
7. 颈部淋巴结肿大
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后,颈侧会出现肿块,质地较硬,不易推动,常无明显压痛。晚期可见多个肿大结节融合。
8. 呼吸受限与打鼾加重
舌根或咽后壁肿瘤增大可压迫气道,导致气流不畅,表现为夜间打鼾、气促,严重者白天也出现呼吸费力。
9. 口臭与溃疡渗出
病灶表面常发生坏死或感染,产生异味分泌物。患者自觉口腔异味浓重,检查可见溃疡面不愈合,伴白斑或红斑。
10. 精神状态与体重变化
晚期患者多伴精神萎靡、疲惫、体重快速下降。由于进食困难、营养不良及肿瘤代谢过度,机体逐渐衰弱。
口咽癌起病隐匿,早期容易被误诊为咽喉炎症,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强调,持续性咽喉不适、单侧耳鸣或吞咽障碍等症状,应尽早行电子鼻咽镜、HPV筛查等检查明确病因。结合免疫重建细胞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