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症状

大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结肠或直肠上皮细胞。其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病例较多,而东南亚部分国家如中国、泰国等地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大肠癌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年轻患者数量也在增长。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常无明显不适,增加了发现难度。未及时诊断和治疗,肿瘤可侵袭肠壁并发生远处转移,危及生命。

全球发病与危害

欧美国家因饮食高脂、高蛋白及生活方式久坐,导致大肠癌发病率较高。东南亚地区随着生活方式西化,病例数量不断上升。大肠癌不仅威胁生命,还带来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

1. 早期症状不典型
大肠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患者可能仅有轻度腹胀、排便习惯变化,如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这些常被误认为是功能性肠病。

2. 便血与贫血
随着病情进展,便血是最常见的警示症状,尤其为暗红色或带血丝的粪便。长期便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

3. 腹痛与腹部不适
肿瘤增大时可能引发腹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或阵发性绞痛,有时伴有腹胀、肠鸣音改变。

4. 肠梗阻
肿瘤阻塞肠腔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肠鸣音消失及剧烈腹痛,提示肠梗阻发生,是急诊处理的常见原因。

5. 全身症状

晚期患者常见体重减轻、食欲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病情已进展到全身性影响阶段。

结论

大肠癌症状多样且早期不明显,易被忽视。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公众应关注便血、腹痛等警示信号,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及时就医,配合现代治疗手段,有望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