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难治性疾病康复 > 免疫重建 >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发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年龄多在50岁以上。全球范围内,欧美国家如美国、英国发病率较高,亚洲发病率逐渐增加,特别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发病率相对较低但逐年增长。该病若未及时治疗,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并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在东南亚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及早期筛查意识不足,子宫内膜癌常被晚期发现。其主要危害包括出血、疼痛以及继发感染,晚期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免疫重建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显著改善生存预后。

子宫内膜癌分期

I期:局限性病变,症状较轻
肿瘤仅限于子宫内膜或浅层肌层,症状轻微,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五年生存率高达85%-95%,手术治愈效果良好。

II期:局部扩展,症状加重
癌细胞侵及子宫颈,但未超出子宫体。患者多出现阴道异常出血及盆腔不适。五年生存率约70%-80%,需联合手术及辅助治疗。

III期:区域淋巴结转移,症状明显
肿瘤侵犯子宫周围组织及盆腔淋巴结,患者常有下腹疼痛、排尿不畅等症状。五年生存率约50%-60%,需综合放疗、化疗及免疫重建细胞治疗。

IV期:远处转移,症状复杂
癌细胞远处转移至膀胱、直肠等,患者有持续剧痛、阴道大量出血、消瘦乏力。五年生存率不足30%,免疫重建细胞治疗结合靶向治疗是主要手段。

子宫内膜癌症状详述

1. 阴道异常出血
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出血,应高度警惕该病。出血量可轻可重,常伴间断性表现。

2. 下腹疼痛与不适
随着肿瘤发展,患者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钝痛,疼痛感时轻时重,可能放射至腰部或腹股沟。疼痛多因肿瘤侵及子宫壁及周围组织引起。

3. 阴道分泌物异常
肿瘤可导致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可能带有血性或臭味,提示感染或肿瘤组织坏死。

4. 排尿及排便困难
当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时,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便秘等症状,严重时伴有排尿疼痛和排便失禁。

5. 体重下降及乏力
晚期患者常因肿瘤消耗及全身状态下降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和持续性乏力,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6. 盆腔肿块及肿胀
部分患者可触及盆腔肿块,伴有下肢水肿,提示肿瘤局部浸润及淋巴回流受阻。

7. 腹胀及食欲减退
肿瘤晚期可能引起腹腔积液,表现为腹胀不适及食欲下降,甚至恶心呕吐。

8. 其他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贫血等症状,均提示肿瘤进展或并发症。

结语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为阴道异常出血,但易被忽视。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强调,免疫重建细胞治疗在改善晚期患者预后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结合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手段,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升生活质量。广大女性应增强健康意识,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