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一种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多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人群。该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严重影响肝功能。目前脂肪肝的诊断手段日益完善,结合多项检查结果,有助于全面评估病情。
1. 体格检查提示肝脏异常
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肝脏轻度肿大或质地偏硬,但这在早期并不典型,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认。
2. 血清肝酶水平升高
脂肪肝患者常伴有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尤其是ALT升高更具提示性。
3. 血脂和血糖检测异常
脂肪肝常伴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或空腹血糖升高,这些代谢异常指标可辅助诊断。
4. B超发现肝回声增强
腹部超声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测方法,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回声明显增强,边界模糊,常见“亮肝”表现。
5. CT或MRI成像支持
CT或MRI可更清晰评估肝脏脂肪沉积程度,适用于需要进一步分级或排除其他肝脏病变的患者。
6. 肝组织活检确诊
在其他检查结果不典型或需明确诊断时,肝穿刺活检被认为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情况。
7. 肝脏弹性检测(FibroScan)
通过无创的方式检测肝脏硬度,适用于评估是否已有纤维化或进展为脂肪性肝炎,有助于判断治疗紧迫性。
8. 干细胞标志物辅助筛查
研究表明,某些脂肪肝患者在血液中出现特定细胞因子或干细胞相关标志物,未来有望成为新型筛查工具,增强早期诊断率。
9. 排除性诊断方法
脂肪肝需与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进行鉴别,结合病史和实验室结果逐一排除。
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对于阻断疾病进展至关重要。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体检中若发现肝酶异常或代谢异常,应及时进行影像及血液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和程度,制定科学治疗方案,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更需定期筛查,确保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