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造血功能紊乱导致血细胞生成异常。它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尤其在儿童和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功能。
在全球范围内,白血病的发病率欧美国家居高不下,美国、英国、德国患者较多。亚洲及东南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也呈增长趋势。若不及时治疗,白血病可导致严重的生命威胁。
I期:早期阶段
白血病细胞少,症状轻微,患者常无明显不适。早期治疗有效,5年生存率约80%-90%。
II期:中期阶段
白血病细胞增多,出现贫血和出血症状,免疫力下降。5年生存率约60%-70%。
III期:晚期阶段
骨髓功能受损严重,出现骨痛、淋巴结肿大,治疗难度加大。5年生存率约40%-50%。
IV期:终末期
病情恶化,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生命威胁明显。5年生存率低于20%。
1. 持续疲劳
患者常感到身体极度乏力,难以完成日常活动,主要由于贫血和白细胞异常导致的氧运输不足。
2. 皮肤苍白
红细胞减少使皮肤和黏膜颜色变得苍白,尤其是面部、口唇和指甲床,反映贫血严重程度。
3. 反复发热
无明显感染时也会出现发热,表明免疫系统受损,白血病细胞活跃引发炎症反应。
4. 频繁感染
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呼吸道和其他部位易受感染,感染难以控制,影响治疗效果。
5. 出血倾向
血小板减少导致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瘀斑,患者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6. 骨痛不适
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常表现为背部和四肢骨骼深处隐痛,疼痛持续或间歇发生。
7. 淋巴结肿大
颈部及腋窝等处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白血病细胞浸润淋巴组织的表现。
8. 食欲减退
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伴体重下降,营养摄入减少,影响身体恢复和免疫功能。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白血病症状多样且早期易被忽视,及时发现和诊断极为关键。结合先进的免疫重建细胞治疗和传统疗法,可有效提升患者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多康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