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主要起源于阴茎皮肤或粘膜上皮,病理类型多为鳞状细胞癌。男性中老年人群尤其危险,难以察觉。全球发病率低,在欧美、日本较少见,但在部分非洲、南美与东南亚国家发病率较高,与 HPV 感染、不洁卫生及包皮问题有关。
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泰国及菲律宾,阴茎癌虽罕见但散发,可严重影响男性性器官功能与心理健康。晚期肿瘤可能侵及周围组织并发生淋巴或远处转移,治疗难度大,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重创。
I期:局限于阴茎黏膜或皮肤
I期肿瘤直径小,并局限于阴茎区域,无深层浸润或淋巴结受累。可通过局部切除或保守术治愈,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II期:肿瘤扩展但未波及淋巴结
肿瘤面积扩大,但尚未累及区域淋巴结。治疗包括阴茎部分切除及局部放疗,5年生存率约为75%至80%。
III期:区域淋巴结转移
癌细胞已累及局部或区域淋巴结,需结合手术及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下降至50%至60%,治疗复杂度提升。
IV期:远处转移或器官侵犯
肿瘤已扩散至骨盆、肺、肝等远处器官,症状明显。5年生存率通常低于30%,需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命。
1. 阴茎皮肤或粘膜病变
阴茎表面可出现红斑、溃疡、结节或斑块,质地坚硬、不易消退,常伴轻微疼痛或瘙痒,如不治疗病变持续扩展。
2. 阴茎疼痛及灼热感
病变区常有疼痛或烧灼感,尤其在摩擦或接触时加剧,这种不适影响性生活与日常活动。
3. 异味分泌与渗液
肿瘤表面可能分泌渗液或有恶臭气味,提示病变已破溃或感染,这类症状常被忽视延误诊断。
4. 排尿困难或疼痛
部分患者因肿瘤压迫尿道,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或排尿时疼痛,影响泌尿系统功能。
5. 淋巴结肿大与触痛
鳞状细胞癌常引起鼠蹊部淋巴结肿大,触及硬且压痛,提示已发生区域淋巴转移。
6. 体重下降与乏力
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体重减轻、食欲减退以及持续性乏力等全身消耗症状。
7. 性功能下降
阴茎病变常影响性欲与勃起功能,部分患者因疼痛、心理恐惧或手术后导致勃起困难。
8. 情绪低落与焦虑
面对性器官疾病,多数男性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担,情绪问题影响治疗配合与康复过程。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强调:阴茎癌虽罕见,但症状明显时应及时就医。出现阴茎溃疡、不明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开展影像学、病理学与免疫重建细胞治疗的综合诊断与干预。早期识别、科学治疗及综合干预,有助于延缓病程、提升生存率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