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难治性疾病康复 > 神经重建 > 小儿脑性瘫痪

小儿脑性瘫痪症状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由脑部损伤或发育异常导致的慢性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其症状通常在婴幼儿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运动、姿势、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的异常。根据脑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脑瘫的症状可以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小儿脑性瘫痪症状详述

1. 运动发育迟缓

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比同龄儿童明显滞后,如:

翻身、抬头、坐、爬、站、行走较晚或无法完成。

自主运动减少,如很少主动挥动手脚或抓握物品。

一侧肢体使用较少,表现出明显的偏侧性。

2.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的异常是小儿脑瘫的典型表现之一,可表现为:

① 肌张力增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肉紧张,四肢僵硬,活动受限,尤其在尝试运动时更为明显。

② 肌张力降低(迟缓型脑瘫):婴儿四肢软弱无力,难以维持正常姿势。

③ 肌张力不均衡:有些患儿表现为肌肉时而紧张时而松弛,姿势和运动不协调。

3. 姿势和运动异常

脑瘫患儿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方式,如:

① 异常步态:尖足行走(踮脚走路)、交叉步态(双腿交叉行走)、剪刀步态等。

② 不自主运动:手脚或面部出现无法控制的抽动或扭动(主要见于手足徐动型脑瘫)。

③ 异常姿势:如双腿僵硬交叉、手腕内翻等。

4. 反射异常

正常婴儿在特定月龄后会消失的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在脑瘫患儿身上可能持续存在或异常增强。

5. 伴随症状

除运动障碍外,部分脑瘫患儿还可能合并其他功能障碍,如:

① 智力障碍: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影响认知和学习能力。

② 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因口部肌肉控制能力差,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或构音困难。

③ 癫痫:约1/3的脑瘫患儿伴有癫痫发作。

④ 视力或听力问题:如斜视、弱视、听觉障碍等。

结语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表示,小儿脑瘫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幼儿的运动发育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尽早就医。早期诊断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