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脊髓受到外力或其他病理因素的损害,导致运动、感觉和自主功能丧失。脊髓损伤可能会导致部分或完全的截瘫,给患者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5万至50万人发生脊髓损伤。各国的患病率存在差异:
● 美国:美国每年约有12,000个新发脊髓损伤病例,发病率大约为每10万人中15至40例。
● 欧洲:欧洲的年发病率与美国相似,多数国家为每10万人中20至40例。
● 中国与印度: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由于交通事故增加,脊髓损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年新增病例大约为每10万人中5至10例。
脊髓损伤的危害不仅体现在身体功能丧失,还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危害包括:
① 运动功能丧失:脊髓损伤常导致肢体瘫痪,尤其是损伤发生在颈段时,可能导致四肢截瘫。胸段和腰段损伤通常导致下肢瘫痪。
② 感觉功能丧失:损伤部位以下的区域可能丧失触觉、疼痛感、温度感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③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伤会影响排尿、排便、性功能等生理功能,很多患者需要依赖导尿管或其他辅助设备。
④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常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和生活质量。
⑤ 长期健康问题: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压疮、骨质疏松、呼吸系统疾病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
脊髓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干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尽管目前尚无完全治愈的方法,但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① 急性期处理:脊髓损伤发生后,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减少二次损伤。早期干预有助于减轻炎症和水肿,类固醇(如甲泼尼龙)曾在治疗中使用,但其效果存在争议。
② 手术治疗:对于脊髓压迫、骨折或脱位引起的脊髓损伤,手术可以帮助恢复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的压迫,防止进一步损伤。
③ 药物治疗:神经保护药物、抗炎药物以及干细胞治疗等新型药物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尽管这些疗法尚处于实验阶段,但为未来治疗提供了希望。
④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部分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心理治疗也在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⑤ 新兴治疗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干细胞移植、神经再生、神经电刺激等新兴治疗方法正在逐步临床应用。这些方法为脊髓损伤的修复和功能恢复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表示,脊髓损伤是一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全球每年有大量的新发病例。尽管当前尚无治愈方法,但急性期治疗、手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手段已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随着干细胞技术、神经再生和神经刺激等新技术的发展,脊髓损伤的治疗前景将越来越广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