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SSc),又称硬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血管异常及免疫系统紊乱。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且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有重叠,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1. 临床表现
系统性硬化的诊断首先依赖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皮肤硬化:皮肤变硬、增厚,常从手指开始,逐渐向四肢和面部发展。
② 雷诺现象:手指或脚趾在寒冷或情绪波动时出现苍白、青紫、潮红的颜色变化。
③ 关节和肌肉症状:关节疼痛、肌无力,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样表现。
④ 胃肠道症状:吞咽困难、反酸、腹胀、便秘或腹泻等。
⑤ 肺部受累:间质性肺病是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
⑥ 心血管损害: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⑦ 肾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肾危象,表现为急性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系统性硬化,并帮助评估疾病活动度和受累器官:
自身抗体检测:
● 抗核抗体(ANA):大多数患者阳性。
● 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Scl-70):多见于弥漫型系统性硬化,与肺纤维化相关。
● 抗着丝点抗体(ACA):多见于局限型系统性硬化,与肺动脉高压相关。
● 抗RNA聚合酶III抗体:与肾危象和皮肤纤维化相关。
3. 炎症和器官损害指标:
②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③ 肌酸激酶(CK):若有肌炎,可见升高。
④ 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用于评估器官受累情况。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评估系统性硬化对肺部、血管和其他器官的影响:
① 高分辨率CT(HRCT):检测肺纤维化,观察是否有间质性肺病。
② 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phy):用于评估肺动脉高压和心功能。
③ 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评估食管蠕动功能,检测胃食管反流和消化道病变。
④ 毛细血管镜检查:观察指甲褶毛细血管形态异常,有助于早期诊断。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表示,系统性硬化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国际诊断标准。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干预,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有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