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是一种来源于外阴表皮的恶性肿瘤,早期常与炎症或感染混淆,若延误诊断,可能导致淋巴结扩散和局部结构损伤,影响功能和生活质量。确诊依赖组织活检和影像学评估,以便明确分期并选择合适治疗手段。
1. 病理活检
活检是诊断外阴癌金标准。通过外阴病灶取样,进行组织学分析可确认癌种、分化程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查HPV相关分子标志,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2. 阴道镜与局部检查
通过阴道镜或专业外阴镜检查,观察病灶轮廓变化及边界,有助于引导活检位置,评估病变范围及是否涉及深部组织或淋巴。
3. 影像学检查
① MRI:可详细显示肿瘤对阴部、淋巴结及邻近结构的侵犯程度;
② CT:适用于腹股沟及骨盆淋巴结筛查,并评估是否转移至腹腔或盆腔结构;
③ PETCT:用于全身范围内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或复发,评价肿瘤活性与治疗疗效。
4. 血清及HPV检测
虽然无专门肿瘤标志物,但HPV筛查有助识别高风险型感染,辅助风险评估。血清常规检查用于术前评估身体状态,但助诊价值有限。
5. 多学科团队评估
确诊后,需妇科、肿瘤、影像、病理等共同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兼顾保留功能与根治性。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发现外阴区域异常应及时进行活检和全面影像学评估。早期诊断与科学规划治疗是控制病情、保护功能及改善预后的关键所在。